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新闻 > 市县动态 >

孝南:搭建平台聚人心 发挥作用增活力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7-08-18 17:57:03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近年来,孝南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在区委的重视支持和上级统战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围绕凝聚共识、建设队伍、发挥作用,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搭建平台,组织好党外知识分子
 
  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2016年,区委批准成立孝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区编办下发《关于同意成立孝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批复》,核定事业编制2人,设专职副会长1人(正科级)。区委统战部成立工作专班,在全区广泛开展党外知识分子调查摸底工作,建立党外知识分子信息库。今年5月20日,成功召开孝南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79名理事、33名常务理事、9名副会长和1名会长(由区政府分管文教卫计的副区长兼任),其中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占97%,高级技术职称的占21%。目前,根据会员工作类别,设立了教育、卫生、经济、社会等活动小组,根据工作职责,设立组织、宣传、策划等工作小组,为区知联会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健全制度,服务好党外知识分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为此,我们从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制度、机制和载体入手,着力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区知联会召开第一次理事会议,讨论制定了2017年工作计划,建立了会员管理制度、工作会议制度、联络联谊制度、学习培训制度、调研献策制度和社会服务制度等6项制度。二是抓好学习引导。区知联会成立以来,以增进政治共识为目标,先后组织集中交流学习3次,发放学习资料150份。推荐10名会员参加全区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不断增强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注重联系交流。为了增强大家的归属感,区知联会先后建立了QQ群、微信群,在孝南网、孝南统战网和微信公众平台上专门开辟了知联会版块,方便大家线上互动交流。同时,利用各类会议及活动时间,加强会员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四是着力选拔任用。积极发挥组织部与统战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在党外知识分子发现、培养、使用、管理方面形成了“六个一起”的工作机制。对已确定为后备干部的党外知识分子,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有目的、有计划地放到重要岗位上加强锻炼;对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向组织部门推荐,做好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目前,我区知联会会员中共有56人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名党外知识分子在去年换届期间被提拔为区直单位负责人。
 
  三、开展活动,锻炼好党外知识分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我们积极引导支持知联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强化组织凝聚力。根据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活跃、参政议政意愿强等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社会活动,激发会员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热情。如5月份,组织会员参与市知联会主办的孝昌丰山镇西域风情园农业产业化调研活动。二是发挥班子带动力。实行副会长轮值制度,每季度由一名副会长牵头策划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七一”期间,由副会长朱振辉发起,区知联会组织55名会员赴荆门金色农谷实践教育基地开展“喜迎十九大、永远跟党走”学习教育活动。活动以传达学习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主题,通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晚会表演等形式,充分展示了我区党外知识分子的优良素质和向上精神。三是提高会员参与力。积极发挥会员特长开展活动,6月份,邀请区知联会常务理事、家庭教育专家熊尉东在区实验中学举办“家庭教育和中考前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区知联会理事颜倩、胡丽萍去年水灾后在东山头灾区负责实施“壹基金·壹乐园”儿童服务站项目,通过她们的组织发动,知联会其他会员也先后参与进来,为孩子们捐赠价值近15000元的课外读物,并定期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几个月来,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增强了我区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归属感、责任感、成就感。
 
  四、发挥作用,引导好党外知识分子
 
  引导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利用自身社会资源,主动参与和服务孝南经济社会建设。一是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注重发挥区知联会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围绕全区“两资一促”、项目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调研,会员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9篇。推荐5名会员担任区直部门特约监督员,着力发挥党外知识分子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二是积极参与经济建设。区知联会副会长吴斌2013年回乡投资创建湖北香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农民社员363户,种植农作物面积超过2万亩,每年为村民增加土地流转费100多万元,增加工资性收入50多万元,较好地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副会长史艾华创办的湖北中碧科技有限环保公司,拥有国家授权和受理的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取得国际和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3项,填补了我区环保产业科技创新的空白,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依托“同心知联行·医疗健康扶贫”、“同心知联行·关爱留守儿童”、“同心知联行·心理咨询服务”等活动小组,组织开展“同心知联行·服务小组进社区”活动。半年来,我们还联合九思文化读书会组织会员开展文化沙龙活动2次,联合区文联组织会员开展公益书画培训活动51人次,联合市义工联开展社会公益活动5次等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力弘扬了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