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宁市工商联借助咸宁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长江流域公园城市的契机,积极引导企业将过剩的产能、低效的资本带出去,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行稳致远。
一、多角度开展专题辅导培训。一是邀请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政策解读、风险控制、商事法律、对外贸易等内容,进行详细解读和实务培训。二是邀约资深外贸公司企业家及成功的境外投资企业家现身说法,面对面坦诚交流,帮助企业掌握实情、了解细节。三是推动开展税务部门与民营企业家对话会,加强在税收政策、业务方面的培训辅导和互动交流,联合编制风险提示书,提示境外税收风险,提供“一对一”服务,帮助企业有效把控和规避在“走出去”过程中的税收、税务风险。
二、搭建“一带一路”信息服务平台。一是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海外侨胞的优势作用,通过他们提供市场信息和一些调查服务,加以扩散运用。依靠已经在“一带一路”投资建设的企业做好信息采集和发布,及时为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信息支持,并促进双方信息互通对接。开展调查问卷,主动收集企业反映出来的真实现状和诉求,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建立贸易服务平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咸宁市出口企业第三方外国市场联系平台,尤其是加强与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的联系,为出口企业精准提供市场订单信息,寻找与外方合作的商机。三是做好投融资服务。多次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推动落实“降成本24条”,推动解决咸宁市中小企业跨境经营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
三、积极组织参加经贸交流活动。一是“走出去”参展销售。先后与马来西亚纳闽中华商会、韩国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香港九龙总商会等机构建立经贸交流合作关系,2018年共组织咸宁市108个民营企业参加2018韩国首尔国际食品展销会、义乌国际装备交易会、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等14次境内外投资贸易合作活动,还组团赴古巴、墨西哥、马来西亚等地开展商贸考察交流,推介咸宁企业和产品,不断扩大销售渠道。二是“请进来”考察对接。邀请孟加拉、巴基斯坦、美国等国外的采购商到咸宁考察,有针对性地组织与咸宁市一些企业开展产销对接洽谈活动。三是带动劳动力输出。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咸宁市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和已经在外发展的企业带动输出的劳动力也越来越多,“走出去”的足迹遍布“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
四、着力构建和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一是研究出台《关于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补充意见》等便企惠企的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极大地提振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二是推动建立和实施市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商会、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民营企业家代表联席会议及市直单位对话民营企业代表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通过常态化落实这些制度,动态了解情况,及时高效地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创新实行工商联书记、主席联系兼职副主席,专职副主席联系兼职副会长、常委,兼职副主席、副会长联系执委“三联”制度。通过实施“三联”制度,不断凝聚发展合力,激发工商联活力,工商联组织整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