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鹤峰县探索乡贤人才新举措,通过配齐乡贤人才梯队、优化乡贤营商环境、加强乡贤联络机制、打造乡贤文化阵地等举措,逐步形成聚贤、用贤、育贤、助贤的强大力量,探索出一条乡村人才振兴的新路径。
一是配齐乡贤人才梯队。以基层商会、异地鹤峰商会为依托,联络引导外地人才回归,通过对回归人才进行分类培训、竞赛比拼、考评测评等方式,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和能干事、善领导的基层干部队伍,配齐鹤峰乡贤人才梯队。
二是优化乡贤营商环境。建立乡贤代表和项目数据库,对乡贤按照行业、专业、意愿等进行分类,对本土项目进行摸排、梳理、规划,逐一制定项目对接清单,实施精准招引,同时积极破解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问题,对乡贤回归重点项目实行“店小二”“保姆”式服务,从洽谈、签约、建设到投产以及政策倾斜上都让乡贤感受到家乡 “热情”。
三是加强乡贤联络机制。建立政府、村支“两委”、群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权重评价机制,建立相关评价体系,为乡贤工作成效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根据乡贤工作情况及各界评价,建立新乡贤荣誉进退动态管理机制,保持新乡贤队伍纯洁性和公信力。抓好“内外联动”机制。把“飞出去”有所建树的乡贤与“留下来”的新乡贤进行链接,促使其内外联动产生群体效应。
四是打造乡贤文化阵地。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群众公认,村‘两委'举荐,乡镇指导”的原则,把公道正派、热心群众公益的贤达人士推选为新乡贤,通过“一张榜”展示形象、“一句话”概括事迹、“一块匾”明确荣誉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更多优秀农民工、企业家、离退休干部、知识分子等反哺乡村行动鼓与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新乡贤”、支持“新乡贤”、争做“新乡贤”的良好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