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战新闻 > 市县动态 >

十堰突出产业扶贫 深化“千企帮千村”行动

中共湖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9-10-28 18:05:32 【阅读

     字体: 【大】 【中】 【小】
  
  今年以来,十堰市以举行光彩事业十堰行、全省“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推进会为动力,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把实施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引导民营企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积极投身“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实现民营企业与帮扶对象“双赢”。目前,全市1510家民营企业累计投入资金11.5亿元,在1139个村实施项目2661个,带动20.8万贫困人口增收,实现456个重点贫困村结对帮扶全覆盖、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扶全覆盖。
 
  一是把扶贫产业引进贫困村。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以茶叶、林果、草牧业、中药材、蔬菜、水产(饮)品业为主的“61”产业强农计划,把企业转型升级与贫困乡村产业开发结合起来,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共建共赢。全市民营企业累计在贫困村领办产业项目1084个,带动11.89万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涌现出房县黄酒文化小镇、茅箭秦巴植物园、张湾斤坪现代农业示范园、竹山太和梅花谷、郧西“湖北淘宝第一村”下营村等一大批村企共建样板。
 
  二是把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聚焦农村留守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鼓励民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到乡村创办扶贫车间,把五金组装、袜业纺织、藤条编织、黄酒酿制等扶贫作坊办到群众家门口,一头联市场、一头带农户,让贫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调动了实施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实现村村有产业、家家有事干、人人有奔头。全市累计建成扶贫车间(作坊)7308个,带动10.6万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小车间”发挥了扶贫“大作用”。
 
  三是把合作组织建在产业链。引导民营企业创办、入股专业合作社,探索形成“五方协作”(政府+民营企业+合作社+金融+贫困户)、“三金链接”(租金+股金+薪金)产业带动模式,创新共建共享长效机制,打造利益共同体。全市非公经济人士累计领办专业合作社2545家,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500余元。神农本草、武当道茶、龙王垭茶业等一批民营企业创新“三金链接”产业带动模式,让贫困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以耕地、山林地等资源或以政府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得股金,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