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房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民营企业采取产业带动、就业扶贫、结对帮扶、公益捐赠等形式参与精准扶贫。
产业带动,让企业和农户“双受益”。全县353家民营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对帮扶267个村,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结合做大黄酒、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链接贫困户,实现“农户增收、企业赢利”。累计投入帮扶资金828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35个,带动发展产业基地30多万亩,帮扶2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扶贫车间,让农民在家门口“稳就业”。组织招商专班到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房县投资建设扶贫车间。在15个乡镇建设小型电子产品组装、服装袜业加工等扶贫车间80多个,实行“公司+外包加工+散户订单加工”模式,3000多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武当农夫等企业把黑猪、土鸡、肉兔等养殖车间辐射到农户,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发放种苗、回购产品,带动12个乡镇2000多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业,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扶贫车间解决贫困群众就业2.1万余人,合作社带动6万多户发展药材、魔芋等特色产业,链接贫困户5998户。
结对帮扶,让企业与贫困户“零距离”。组织民营企业开展“心手相牵、决战贫困”结对帮扶行动,派出3支民营企业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结对包保3—5户贫困户,15家民营企业负责人、150多名企业管理人员与556户贫困户“结穷亲”,加深了与贫困户的感情,提高了帮扶实效。
宣传发动,奏响脱贫攻坚“大合唱”。向县内外民营企业和商会协会发出“精准扶贫、你我同行”倡议书5万多份,赴驻外商会走访,动员房县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投身精准扶贫。全县民营企业、商会协会累计为精准扶贫和公益事业捐赠730余万元,注册《中国社会扶贫网》爱心人士2万多人,对接贫困户需求资金112余万元。
典型引导,让民营企业“有奔头”。县委、县政府建立县级领导、县直单位帮联重点民营企业制度,出台优惠政策,建立政企沟通平台、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在房县电视台开播《精准扶贫,我们在路上》专栏,宣传报道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表彰一批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调动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