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乡高拱桥村是湖北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近年来,恩施市委统战部积极争取相关部门配合,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扎实开展“四进”民族村活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法律政策进村。紧密结合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基本知识,重点向村民宣传与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集中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做好法律援助,恩施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定期安排2名律师界会员到高拱桥村,为超200名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二是技术培训进村。恩施市委统战部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组织种养殖业、乡村旅游、电商等行业专家到少数民族村开展全方位的技能培训,让村民掌握1—2门种养殖、餐饮等方面的实用技术,为民族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极大的增强了民族村致富“造血”功能。
三是医疗卫生进村,树牢健康理念。组织市知联会医疗界会员到高拱桥村开展免费义诊,为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免费医疗等服务,向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的健康生活意识和能力。开展上门服务,针对居住偏远、交通不便以及老、弱、病、残群众提供上门健康体检服务,使少数民族群众不出门就能享受医疗服务、学到实用的健康知识。
四是文化活动进村,丰富业余生活。开展文艺汇演进民族村活动,市文工团每年组织2次文艺汇演,给村民送上丰富的文化大餐和精神食粮;让少数民族群众过好自己的节日,办好芭蕉“茶叶文化节”,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传递给少数民族群众;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土家传统摆手舞、竹竿舞、土家民歌民谣纳入学校兴趣班教学,弘扬传统文化,集中展现土家风情和文化底蕴。